遠見雜誌「未來family」邀請陳孟吟博士訪談回覆讀者問題(五)
請問: 如果要培養、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端,有哪些方法呢?這部份或許可以分齡來請教您,例如分為學齡前、國小、國中以上。
黃啟菱副主編邀請陳孟吟博士受訪主要探討教養議題,與讀者分享專業觀點。以下是讀者提出的問題,接著為陳孟吟心理師回答的觀點:
Q:如果要培養、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端,有哪些方法呢?這部份或許可以分齡來請教您,例如分為學齡前、國小、國中以上。
其實自信心、樂觀性格的培養有共通的原則,各年齡層都適用,只是在幼兒期以增進孩子的安全依附感為主,國小階段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增進孩子的自信心,到了青少年期則培養主動學習,提升孩子情緒自控力與人際溝通,並透過內在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天賦能力,以助於自尊心及自我價值感的提高。到了高中階段,協助孩子建立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提升孩子身心平衡的全人發展。綜合以上的理論,我提出以下幾點提升孩子自信心教養的方針,給父母做參考:
(1) 幫助孩子經常體驗成功:自我效能理論指出,學習者親身經歷的成敗對自我效能感影響最大。所以,在教養中要使孩子有實際操作的機會,讓他從中體驗成就感,並且要從孩子的實際能力基準出發,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如果目標定得太高,孩子經過艱苦的努力仍然達不到,就不會有成功的體驗。例如:孩子只能跑100米,目標可以訂120米超前20米為一個單位,讓孩子循序進展達標,如果一下訂目標就跑500米,孩子難以得到成功的經驗,挫折感大,就容易放棄,無助於他自信心的培養。反之,如果目標訂得過低,孩子不經努力就達到了目標,也不會對孩子的成就感和能力感有所助益。
(2) 增加觀察學習的機會:替代性經驗對於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當孩子看到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孩子取得成功,就會認為自己經過努力也可完成同樣的任務,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這是社會學習理論很重要的觀點,學習不一定限在課室,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有觀察學習的地方。因此,增廣孩子的生活經驗,參與人際互動,即使在討論中也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我效能感,又可從中學習吸收別人的長處,還可以從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還沒有發覺或發掘的潛能,這些都有利於增強自我效能感。
(3) 身教重於言教: 為人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好的榜樣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件事。父母除了要以身作則之外,並能善於發現並及時有意識地樹立好榜樣,使孩子從榜樣身上學習並獲致成就感,進而增強自我效能感。例如孩子從日常生活中看到父母的善行受到表揚,日後孩子在做好事時,在內心也能感到受到鼓舞,而促使他繼續選擇做對的事,這也是培養孩子發展良好品德的重要環節。因此,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樂觀積極的人,父母也要先讓自己成為正向、開朗、良善的榜樣。
(4) 創造和樂的教養環境: 和諧愉快的教養環境有利於自我效能的形成與提高,父母應避免專制而壓抑的教養。在教養過程中,除了關心愛護孩子,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解決問題,也讓孩子有開放的表達溝通的機會,即使犯錯了,或者想說出內心的不滿,父母都能以接納的態度引導問題解決,而不會粗暴訓斥,讓孩子在溫暖支持的環境下成長,感受到和樂的氛圍,有助於孩子提升自我接納的自尊感,以及樂觀性格的培養。
(5) 陪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父母常常面對孩子的失敗挫折,以為只是說一聲”沒關係,過了就好”或者說”不要想了,越想越難過,明天會更好”等即可。其實,能真正幫助到孩子的不是這些安慰的話,而是父母能不能陪孩子一起面對挫折,這並不是說父母都要無時無刻陪在身邊,而是在孩子面對挫敗時,能否在他身旁,不是只說那幾句安慰話,而是引導他如何對生活中出現的挫折進行合理歸因。比如說孩子被批評了,協助他要意識到這只是自己某件事做的不好,不代表整個人的失敗。這過程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影響孩子爾後面對困難時的堅持性和努力程度。
(6) 陪孩子多關注美好及感恩: 每天結束的時候,幫助孩子回想自己的一整天,做了哪些美好的事情,試著寫出自己的優點,自己做過的哪些事情受到了稱讚,可以挖掘自己擅長的方面,而不是只盯著缺點。並且觀察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可以用筆記下來並鼓勵說出來,時常感恩。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關注美好及時常感恩,有助於正向人格的培養。
(7) 培養調節情緒和生理狀態: 從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來看,對生理反應的知覺會影響人的情緒,從而影響人的認知,相反的迴圈,情緒也會影響生理反應,也會影響人的認知和行為。因此,協助孩子覺察情緒對生理產生的影響,或者是生理不舒服引發情緒的狀態,例如當孩子生氣時,幫孩子覺察到他生氣時,臉會脹紅、呼吸急促,因此這時候如用深呼吸調整生理狀態,情緒即能稍微平穩下來,接下來才能面對問題好好說話。另外,學習靜心冥想(meditation),也有助於前額葉的發展,增進孩子情緒生理連結反應的覺察,提升孩子情緒調節能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