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心蘊心理諮商所

【遠見雜誌專訪】家長最值得學的心理學理論

遠見雜誌「未來family」邀請陳孟吟博士訪談回覆讀者問題(四)

請問: 關於自信心,有些相關理論、如自我效能等等,在這些理論中,您最想向讀者(家長為主)介紹的、覺得最值得推廣的一個理論,是什麼呢?

黃啟菱副主編邀請陳孟吟博士受訪主要探討教養議題,與讀者分享專業觀點。以下是讀者提出的問題,接著為陳孟吟心理師回答的觀點:

Q:關於自信心,有些相關理論、如自我效能等等,在這些理論中,您最想向讀者(家長為主)介紹的、覺得最值得推廣的一個理論,是什麼呢?

  首先,我先簡短跟大家介紹什麼是自我效能理論?心理學家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1997年提出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強調觀察學習和社會經驗在人格發展中的作用的核心。自我效能是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別領域行動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念,它在促成個體完成目標、任務和挑戰時扮演著主要角色。

  班杜拉(Bandura)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與變化,受個人經驗的影響,它來自直接性經驗,亦即個人的親身體驗。成功的經驗可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感,失敗的經驗雖會降低個體的自我效能感,但因為有之前成功經驗自我效能感的累積,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太多。另外,還有來自替代性經驗,這是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許多學習都是從替代性經驗中獲得的,例如:一個學生看到某個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學完成了某項實驗操作,會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操作,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是目睹同伴的失敗,也會覺得自己也可能失敗,而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另外,個人性格、自控能力與類型、擁有的知識和技能、環境、他人的期望與支持等也可影響個體的自我效能。

  簡單來說,自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在行動前對自身完成該活動前有一種主觀的評估,這種預先的估計會對後續的行為產生影響。舉個例來說,小明因為有屢次能跑完操場十圈的經驗,所以,每次在跑操場前,他會形成主觀的評估「我可以跑完十圈」,因此他還沒跑之前,就能預估他絕對有能力跑完十圈,但如果跑二十圈,就無法肯定能跑得完。自我效能理論在自信心的培養上有很大的貢獻,可運用在各種領域,尤其在學校教育及親職教養上,有許多可以著墨的地方,我個人是很推薦。

從教育的層面來看,學生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大多是因為在這一學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或有正向的經驗,而又提升學習動機更加投入,獲得更好的成績,從而促進能力的增長,這便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因為當我們認為做某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往往會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情緒飽滿,主動性也更高。而樂觀積極正是近代心理風潮「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也有人翻譯成積極心理學,所研究推展的主要內涵之一。「習得性樂觀」(learned optimism)是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提出的,他之前在1975年曾提出「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研究非常有名,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他將兩組狗放在吊床當中,第一組狗被輕微電流電擊,但牠們能夠停止電流,另一組狗則不行,當這個吊床實驗做完之後,再將這兩組狗放到一個有障礙物的屋子,第一組狗在屋子中遭受電擊時,會跳過障礙物逃走,第二組狗在遭受電擊時,則不嘗試逃走,只會躺在原地不動。這就是習得無助感-儘管狗看到第一組的逃走範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們並沒有嘗試。造成習得無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認為自己無法控制某件事情,進而產生了消極的行為。因此,顧名思義,無助感是學習來的,塞利格曼定義「習得性無助」整整25年之後,他宣布:樂觀的心態,也是可以學來的!他引領心理學界從過去著重在精神疾病的研究,到近代更關注在使個人和社區更美好的力量和美德的研究,他被稱為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

後來塞利格曼開始研究樂觀的人,發現了在一個關鍵的節點決定一個人是悲觀還是樂觀,那就是:解釋問題與挫折時所採取的歸因方式。樂觀的人對已經發生的事件進行解釋時,把失敗歸因於是外部的(而非個人),可變的(而非永久),具體的(限於特定的情況)。而悲觀的人則是對同樣的事情採取相反的解釋。比如說你今天出門,不小心踩空跌了一跤,樂觀的人會覺得這是個偶然事件,沒啥大不了,調整心情繼續上路。悲觀的人會覺得自己倒霉透頂,怎麼不是別人跌倒而是我,然後一路心情不爽,看到誰都沒有好臉色看,別人看到也不敢靠近,他也就越來越孤立,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惡性循環,變成悲觀抑鬱的人。同樣的一件事,對不同人而言,由於歸因方式不同,出現了不同的情緒反應,所以,只要改變一下歸因的方式,亦即所謂正向思考,就能使情緒變得積極樂觀。而正向心理這波浪潮,也影響後來正念(Mindfulness)、靜心冥想(Meditation)的發展。

近年來因拜現代顯微科技發展所賜,神經科學家對於情緒對大腦神經結構的影響產生興趣,發現不同的情緒,對應於大腦中產生不同的神經模式。傑克。潘克謝普(Jaak Panksepp)是神經科學家和心理生物學家,他創造了“ 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一詞,帶來21世紀新的研究啟發,著重於研究情感神經機制領域,同時重視生理、心理、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簡單來說,外在環境或行為影響情緒,進而影響大腦反應機制,而改變的大腦也會回來影響情緒,進而改變行為模式。美國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家薩拉·拉扎爾(Sara Lazar)博士,最著名的研究發表於2011年,證實靜心冥想(meditation)能夠對人腦管理記憶、學習、情感控制、自我認知和觀點獲取的區域,帶來大腦灰質的改變。

我個人認為從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到潘克謝普(Jaak Panksepp)的情感神經科學(Affective neuroscience),這些論點雖從不同觀點切入,對於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及培養樂觀人格,都有其可取的教育意涵。而從心理學的演進,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理論研究對現代教育的啟發,教育著重應是從人本出發,尊重個體的差異性,考慮多元交互作用的影響,更強調整體健全身心的發展,品格素養的提升,接下來我會融入以上理論核心概念,提出教養的方法供家長參考。






533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